【職場筆記】如何從跨部門輪調中快速成長?

Julie Wu
5 min readFeb 4, 2019

--

聽到「輪調」十之八九會讓人與「儲備幹部」連結,「儲幹」一詞仍給人一種Fancy的想像,對企業來說也相對容易招攬到人才,而此職務Title背後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輪調中提升自身價值?

此文撰寫靈感來自於個人反思和觀察以及與朋友交流後的感想,正好趁農曆年假期間,透過寫作彙整想法並檢視自我。

Photo from unsplash

儲備幹部 (MA或MT),對於商管背景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來說,相較之下仍是一個所謂「高大上」高端大氣上得了台面的Title,加上薪資及所認知的發展性廣,難以否認地它看起來成了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各產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相繼開啟儲幹職缺,主打跨部論調的職涯發展計畫,若企業以培育管理幹部的初衷出發,我認為這代表著企業對人力資本的重視,願意投入資源在潛力新鮮人才身上。

然而,對新鮮人來說,如何從跨部門輪調中快速成長?如何發揮儲備幹部的價值與優勢?

歸納出以下四點職場生存法則:

一、做功課:Boss & Structure study

得知會輪調哪些單位後,最晚在進入新部門前,便可以開始做功課,做哪些功課呢?

首先,盡可能瞭解你的下一位Boss (也就是review時最主要決定pass or not的Key man) 會是誰,領導與做事風格如何,未來的主管很看重什麼?這就是所謂 Boss study!

次之,搞懂新部門的組織架構,進到新部門時通常會是最菜的,也是最況狀外的,對部門內的同事來說,這位來輪調的MA可說是來見習的、來做專案的或是來觀察後寫報告的,一開始彼此可能都還不太進入狀況,有點生疏的情況下,老闆與部門的同事也可能都會很熱切的說:有問題都可以盡量問

至於,如何問對人問好問題,Structure study 此時可以派上用場,可以透過公司內部email系統或人員總表之類,先瞭解新單位有哪些成員、各自職掌主要是什麼,遇到什麼問題找哪位詢問是最適合的

畢竟我們都知道每人的工作內容皆不同,想詢問時問對人,肯定會讓人覺得這位MA很進入狀況、學習力很高,也可以為自己進到新部門的第一週增添印象分數!

二、觀察部門Connection

進到部門後,開始與同事們共識,漸漸去熟悉每個人的個性與做事喜好,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且多去觀察部門氛圍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通常差不多一週左右,就可以大致瞭解部門中誰是常帶動氣氛的、誰個性比較主動、誰好像人緣比較好、誰似乎比較安靜、誰做事總是很認真、誰說話和做事比較急… 等等的

有時部門約一起午餐或有聚餐時,也可以多聽多觀察,多培養自己察言觀色的敏銳度,部門的新同事們都常是如何看待與討論一件事,此時如果自己也很有想法的話,建議可以先別太急著大放厥詞,

當夠熟悉部門氛圍或感受到部門同事對你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時,會是一個比較適切來發表想法或經驗分享的時機,可以輕鬆地分享看法及參與討論,大家也會覺得這是一位健談好聊甚至是有想法的新夥伴!

三、建立人脈

輪調期間,說真的很難把某單位的專業學精學深,如何在短時間內全面性的看多看廣才是這類職涯發展計畫的價值。

換個角度想,這不也就是建立人脈的好機會。

人脈拓展可以從兩大面向出發:

  1. 建立個人reputation:如何讓主管及曾共事過的同事對你有好credit?會再想與你合作?會想推薦你?
  2. 建立Key man連結:瞭解曾接觸過的部門中誰的人脈很廣?誰的reputation好可說是老闆愛將?誰可能在未來業務上對你很有幫助?

每個人的性格與待人處事方式都不太相同,認為沒有絕對好與壞的做法,因此在此僅列舉了一些問句作為思考方向。

在輪調期間做好人脈管理,已是很多人所公認含金量最高的價值活動了哈!

四、主動學習與反饋

進到新部門後,別一味想著有人會手拔手帶著你,而是要懂得善用部門資源主動學習,讓自己更快進入狀況,適時地有所貢獻。

我們都知道部門都有共用資料夾,到新部門的第一週,多半會有不少空閒時間,此時正是瀏覽檔案的好時光,逛一逛資料夾你可能漸漸地就會對自己的職權範圍有個底,也能初步掌握部門的分工狀況與進度 (在週會時才不容易狀況外),越瞭解部門業務內容後,在會議上也才有機會提供有價值的想法。

接著,可以去學習部門同事都是如何與主管互動的,主管可能是看重每日進度的、可能是比較看重每週成果的、也可能是會關心過程的,適時的做好向上管理,主動回報進度,或在確定有一些想法時適時給予反饋。

此外,可以多去熟悉部門主管及同事的溝通模式,主管聽報告時通常最在意什麼、同事習慣哪種討論方式,透過檔案或許能得知一些此部門常見的報告方式,過程中不單只是去Fit每個部門的做事模式,而是越快融入新部門,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做事效率,也能夠展現自己的學習能力!

總結以上

一、先做好功課 Boss & Structure study:讓自己更快進入狀況

二、觀察部門Connection:適時分享自己看法

三、建立人脈:個人reputation & Key man連結

四、主動學習與反饋:提升做事效率、展現學習力

此文分享屬於比較軟性的 Interpersonal skills,專業能力固然也是要累積的!

迎接新年假期,順利產出文章了哈,與讀者們共勉之 :)

看完文章,你也覺得有幫助或心有戚戚焉的話,歡迎給我一個掌聲或在底下一起交流唷!!

--

--

Julie Wu
Julie Wu

Written by Julie Wu

分享求職準備技巧與新鮮人職場心法🍀HR Business Advisor @渣打銀行 / ex-P&Ger / 招募管理、人才發展、組織行為、人資數據分析 🍀MBA & Psychology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