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常聽到解決問題前,進行假說思考的重要性。
到底什麼是假說呢?
管理顧問界常見的說法為:未經過證明而最接近答案的解答
而科學界對假說的定義為:根據已知事實,所提出未經證實的暫時性解釋
歸結上述,簡言之,
「假說」 = 針對問題在實證前的「暫時性解答」
那什麼是假說思考?
白話來說也就是有假說的思考,而我們可以試著從觀察開始,應該不難發現在職場上有經驗的人可能多半會先依自己所擁有的經驗或所知的資訊,去建構想法與故事,抱持著預想的答案去面對問題。
「假說思考」是一種思維模式,從資訊還相當有限的階段起,就不斷思考問題全貌與結論。
「假說思考」也是一種及早獲得結論並付諸行動的邏輯思考能力。
更簡單來說,作者 內田和成 Kazunari Uchida 認為,以結論為起點的思考方式,就是「假說思考」。〈取自《假說思考法》一書〉
對假說思考有了認識,再回頭看一下自己的提問,發現我的主要課題與針對課題的提問,其實已運用了假說思考呢!
從閱讀或觀察的經驗中,我得知假說思考是一種能夠有效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因此反問了「為什麼假說思考重要」,進而依據這個前提做更具體的提問。
仔細回顧了這個過程,其實產生問題的當下似乎是滿直覺的,就是先抱持著好奇或懷疑,為什麼重要呢? (WHY)
有什麼優勢能證明它是重要的? (WHAT)
那要如何來證明?想用比較來凸顯有假說思考的優勢 (HOW)
因此,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假說思考有哪些優點?
根據既有認知或書中資訊,「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之下,比別人更迅速且準確地看出問題點,並且提出解決方案。」「培養從結論開始思考的習慣,能夠幫助你加快決策速度,逼近問題核心。」
似乎可以進行以下歸納:(沒有唯一絕對的解答)
而我的想法是,假說思考能幫助我們在解決問題前,定義出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因此能更快速掌握問題核心。
有了假說思考也能幫助我們釐清方向,針對真正的問題進行驗證,此時解決問題的精準度也會提升。
運用假說思考的過程,能幫助我們檢視思考脈絡,是一種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
接著透過比較「有假說再工作、沒假說就工作」來凸顯友假說思考的優勢。
以工作效率與方向性來看,
沒假說就工作,可以想見似乎會失去工作目標,也就是無計劃地在工作,缺乏方向讓我們去檢驗是否做對了,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或許多方嘗試後,也能夠找到解答,然而,實務上我們往往都得在有限時間內解決問題。
有假說再工作,我們則能有效定義真正問題,並掌握明確的工作方向,降低從錯誤中嘗試摸索的步驟,可以更專注針對核心問題去實證。
當「假說有誤」時,
沒假說就工作,會使得我們容易就全盤接受結果或甚至無法檢驗錯誤,就會說「哦原來是這樣啊!」、「原來如此…」
反觀,有假說再工作,此時我們一定會想問「為什麼?」,會想知道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對吧?
而當我們習慣以假說當起點進行工作時,一旦假說有誤或偏離了,就會觸發我們進一步思考原因,從經驗中學習,並且再繼續解決問題。
過程中也可以去檢視自己問題解決的能力是否提升,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是沒假說就工作所無法驗證的。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滿有趣的課題
透過初步的假說思考練習,讓我更相信與體悟到假說思考的重要性。
如果看完本文的你也認同的話,歡迎給個掌聲,也歡迎一起交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