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思考圈 (WHY — HOW — WHAT) 看似簡單易瞭,真正體悟其實不易也別具意義。
“Golden Circle”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部堪稱TED最紅的影片,講者 Simon Sinek 透過18分鐘傳達他著作 "Start with Why" 中的核心概念加上三個經典領導人的案例說明,附上黃金思考圈影片超連結,這邊就不多作介紹。
以下更多是個人對於黃金思考圈的體悟與分享,也歡迎看完文章的你一起交流哦。
- WHY: 做這件事的理念與目的,我的體悟是必須以終為始 (Begin the End in Mind) 地想清楚 What’s the End goal & Objectives。
最抽象的思考階段,往往是職場新人最容易忽略的,由於我們相對缺乏相關經驗也還沒養成拉高層次的思考,而我認為 sharpen thinking 正是職場新鮮人在early stage (0–2 years)最值得花時間增強的軟實力,也將會幫助你become more outstanding than your peers. - HOW: 達成成果的方法,得不斷問自己How to achieve, what’s the best approach, what resources I can leverage。
當方向真的想清楚了,再開始腦力激盪想方法,你會發現思路將清晰許多且明確,唯一要想得就是How to deliver the goal? 同時反問自己去驗證Does this HOW link with the objective? 做這些真的可以幫助我達成目標嗎? 哪些是為做而做,或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 - WHAT: 最後的成果以及Execution Plan,不得不說在工作上Results還是很重要的,足以證明你的表現好與壞。
已經有了好的執行方法,最後階段就是確認Execute with excellence,確保最終的執行與呈現都能夠順利幫助你達成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簡言之,讓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就對了。執行層面的事物,對新鮮人來說是最容易學的,正所謂learn by doing 做中學,從這些hands-on experience中汲取經驗,而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執行後的learning或對於成果的reflection,讓這些經驗變成自己的利器。
對主管或老闆們而言,將指派的任務做好,肯定是對新人們基本的預期。然而對職場新鮮人來說,當收到一個執行性任務或要負責一個專案時,你是否先step back (停住自己不要一股腦開始做起事來) ,先想過為什麼老闆要我做這些事情?背後的理由是什麼 (WHY)?
這個方法是達成目標最好的方法嗎 (HOW)? 不是的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為了達到目標,還需要哪些資源 (人的建議或幫助、錢、時間等)?
最後,訂立一個明確的執行計畫來達成目標,展現成果 (WHAT)。
這個WHY—HOW — WHAT (簡稱WHW) ,我認為是對職場新鮮人,最簡潔有力、實用且基本的thinking model。值得讓自己刻意練習,讓這個思維模式內化!